本文作者:admin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资料|中国近代史论文

admin 2021-02-20 35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资料|中国近代史论文摘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哪些重点???(自考的)简答前几章很重要,特别是前三章论述有可能会考后面的,记住重要的转折点性会议,比如十一届三中全会什么的2010年10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哪些重点???(自考的)


简答前几章很重要,特别是前三章

论述有可能会考后面的,记住重要的转折点性会议,比如十一届三中全会什么的

2010年10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考什么


顺利通过考试!、自考论坛等等,你可以去看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我们读初中,你系统的再看一遍书、高中时就已经接触了、真题都是可以的其实自考没有什么重点的,你看完那本书了,相信应付考试时没有问题的啦。建议你多再看看相关资料,多做做相关试题吧,应该是不会陌生的啦,弄清大事件的主要时间脉络、事件进展,相信应该是不难的,祝你好运,像什么模拟试题,这些相关网站有很多的,像百度文库、上学吧吧、预测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作业~600字


而在人民进取性之坚强;不在物质之进步,而在人民爱国心之勇猛”(《孙中山全集》第4卷,第478页)。

孙中山先生成长的环境对其性情和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这些经历并不独特。我们看到,在那个国家危亡的年代,民族意识正在逐渐觉醒,很多人的童年与少年时期都与孙中山有着相似经历和感受,在他们心中同样有着爱国革命的澎湃热情。这是历史大背景下个人相似的选择。少年和青年孙中山的身边就不乏这样的身影。无论是在广东上学、香港学医、澳门行医,孙中山总能找到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与之为伴,一起讨论时事、批判旧世界的黑暗。

但是,历史只让极少数的人成就了伟大。孙中山最终从同时代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领导同时代人民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在使得他与别人相区别的原因中,其青年经历有一点因素极为关键,那就是其家庭的华侨背景和其早期的留学经历。

“香山自来便是侨乡,生计迫使许多居民前往香港、澳门地区和外国。”(《孙中山传》张磊、张萍)孙中山的长兄早年去往夏威夷做佣工,经过努力已经成为拥有牧场和商店的成功华侨企业家。而孙中山于13岁时投奔其长兄,在夏威夷学习生活长达五年。13~18岁,正是一个人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孙中山接受着西式教育——“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让他耳目一新”——受到自由民主思想的熏陶,对中国的落后和耻辱有着逐渐深刻的认识。这一切都对其今后主张民主的政治道路以及前瞻性的经济发展理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更为重要的,我认为,是孙中山对华侨深入接触所建立的理解与认同,包括其之后在香港澳门等地与华桥的接触,决定了其革命开端的道路选择和后期的始终坚持的运动方式。我们看到,孙中山不同于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领袖,也异于维新运动的“君子”。他没有从国家内部奠定革命根基,而是向外寻求道路。在给李鸿章上书失败后,他首先选择去往夏威夷联系华侨华商,在那里建立起第一个革命民主派团体——兴中会,迈出革命的第一步。在之后的革命岁月中,他始终重视华侨和海外同胞的支持和力量,并且主要选择海外——集中在日本、檀香山等地——作为政治活动策源地(当然这样作有其客观原因,孙中山在国内遭到通缉和追捕,因此长期居于海外);而纵观其一生的革命经历,他周旋于各种国际关系、争取外界尤其是华侨对国内革命或说其个人政治理念的支持,并试图获得有利资源。这种运动形式对其国内革命的开展有重大的影响。

这点原则在其后来的政治立场中体现得很明显。并且我认为,积极的外交策略和对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历史证明,社会的革新要取得一定的成果,其最佳方式往往是自上而下。这在今天的社会也能充分的例证和支持。任何时候,只有掌握了尽可能多的资源,行事才更为有效。所以,革命要获得取得成功,对资源的笼络和争取就成了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

关键。而在当时拥有最强大资源的人,一是统治阶级——权利控制者;二是军阀——军队控制者,三是资本所有者。对孙中山而言,统治阶级是清政府,是其要推翻的对象,所以资本家、资产阶级是其必须团结和利用的资源。而至于军阀,其实际上也对革命的胜利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没有袁世凯的配合——其前因后果暂不讨论——溥仪不会那么迅速宣布退位,清廷也不会那么快覆亡(至于后来袁世凯叛变则另当别论)。

孙中山心里很清楚社会资源的重要性,而这种资源不仅仅在于经济的方面。在革命运动过程中,孙中山重视宣传的开展和活动的组织。他在留学生、华侨中奔走,在国内各种力量和阶级中周旋;在伦敦被难的时候他积极地活动,迅速取得了国际社会对其在中国所开展斗争的同情和支持;他巧妙的把握同袁世凯的合作,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后来形式转变的情况下,他调整斗争思路,与苏联接洽,共产党开展合作,联系和团结能为革命所用的力量??这之中展现的是一种个人魅力和一种外交家的风范,一种把握时代潮流的眼光与魄力!

个人品质与成功

回到孙中山的青年时期。除了深厚的爱国情怀、正确的革命视角和眼光,导致孙中山最终成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的还有其始终不变的信念与热忱。

热忱!这太重要了,对于青年人来说尤其如此。作为青年人我自己有这样的体会:我们最初产生一种意愿和理想,往往都是以冲动的方式。青年人敢于反叛,敢于否定。没有人能肯定地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或是错误,没有人能预知未来走向哪里。我们之所以能够将冲动坚持走下去,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一种热忱。我丝毫不怀疑孙中山最初对革命的理想是出于青年人的血气方刚。这种血气受到时代气息的熏陶和爱国情怀的鼓舞,自然而然地去追求一种奔突与释放。这是当时千万青年的写照,如同我之前写道,孙中山并不是特例。而且这种激荡的情怀并不代表成熟的判断和坚定的信念,也并不要求人做出贡献和牺牲。所以如果我们不倾向于过多生拉硬套,赋予孙中山的青年时期过多的意义的话,对孙中山先生的描述更准确应该是“一位医生,后转而投身革命”。

1886年到1892年间,孙中山在香港学医,励志改善中国的医疗卫生条件,“以医亦救人之术也”(这与当时中国落后的医疗卫生条件有关,中法战争充分暴露了救护工作的严重缺陷)。那么实际上孙中山最初计划的是一种与革命者相去甚远的生活。当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后,他先后在澳门、广州开办诊所。凭借优秀的医术,诊所大受民众青睐,收入颇丰。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节点。试想如果孙中山糊口度日,参与革命的闲暇与热情就可能大受打击。在其对理想的热忱还未冷却的时候,孙中山极为成功地解决了生活问题。这为其继续精神追求提供了充足的给养和保障,也使得他有信心有勇气迈出最初的革命脚步。1894年,孙中

山参与起草《上李鸿章书》,从此踏上革命的道路。 孙中山学医的经历让我们联想到鲁迅。两人同样是以“救人民于肉体”出发,最终走向更为尖锐的斗争道路。但最大的差别在于,鲁迅的学习成绩不堪入目,而孙中山则是从私塾到留学到习医始终成绩优异。这就给我一点启示:优秀的人以其正确的态度无论做什么都将始终是优秀的。也许鲁迅弃医从文的成功更多来源于天赋,但在孙中山身上我们更多的看到个人的努力。而正是在这种态度身上我们看见了一个人成就伟大事业的潜质。 真正重要的还是将热忱转变为坚实的信念。其实直到第一次起义失败,我都倾向于认为孙中山的心中是狂热大于理性。而这次起义的失败对孙中山而言不仅是一次考验,更适时成为这一转变的契机。孙中山伦敦被难之后,留居伦敦半年。其间他“勤奋地读书、观察、思索和写作”(《孙中山传》张磊、张萍),“毫无变更地每日赴大英博物馆”(《中山先生伦敦被难史料考订》,罗家伦)。正是这种韬光养晦,志气不减,让孙中山心中最初模糊的道路越走越发清晰明确,将其信念打磨得越发坚定。是热忱向信念的转变使得孙中山逐渐成为成熟的革命家,最终走上时代的巅峰!此后,在孙中山的革命道路中我们看见许许多多的跌宕起伏,但失败之后却看不到他任何动摇和气馁。我们看见的更多的是反思与学习,反思之后是更坚强的信念和希望。这就才最强者的姿态——“艰难顿挫”,“愈挫愈奋”! 其他 现在有一些学者关注到孙中山早年加入基督教这件事对其一生的影响。我由于没能够借阅到黄宇和先生《三十岁之前的孙中山》,没能进行进一步分析。但就我所看到的传记,大都倾向于将孙中山的行为理解为:最初接受基督教义并受洗入教,而后来逐渐主动放弃基督学说。大家引用的最多的一句孙中山自己的话——“余于耶稣教之信心,随研究科学而薄弱??颇感耶稣教之不合伦理,因不安于心,遂翻阅哲学书籍。”(《孙逸仙传》,宫崎滔天)——也倾向于说明孙中山最初对基督的信仰可能只是基于当年一时的判断(19、20岁)。尽管我们必须承认基督的教义,诸如博爱、平等等观念对孙中山的思想理念肯定有所影响,但我并没有能够领悟到其精妙之处,而更倾向于将其归入“受到西方民主自由进步思想的影响”。 另外一点是关于对孙中山“革命先行者”的定位。法国历史学家白吉尔在其著作《孙逸仙》中表达了对这一看法的质疑。她认为,无论是台湾的“国父”,还是大陆的“革命先行者”都是带有政治色彩的不公正的评价,与其把孙逸仙称为革命家、思想家,不如将其看作沟通者和外交家。在我看来,白吉尔的观点有一定的启发性,但某些地方缺乏实证,让我有一点难以接受。我同意她关于孙中山富有外交才能的说法,这也跟我上面的分析符合。我最大的反驳在于她对孙中山先生作为思想家的否定。从孙中山先生留存下来的著作中,我们不

仅能看到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理解,对中国民族性的准确把握,也看到了他把握时代的卓越眼光。到今天我们越发发现,先生的理念不仅具有时代先进性,其对民国的构想是跨越时代并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总结 一个人的出身和早年成长的环境影响着他的一生。我们的家庭所属的阶层,我们幼时接触的事物,在我们内心留下深刻的痕迹,一定意义上成为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这是历史对人的塑造。而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与不息的奋斗最终影响了世界,塑造了历史。 强烈爱国的情怀、对理想的澎湃热忱、对资源的有效把握和利用,以及逐渐坚强的意志与姿态,共同塑造了孙中山的青年和少年形象。这些对其后来革命事业的成就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也因此铸就了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我们不能忘记先生的贡献于成就,也不能忘记历史的启示。今天的中国问题重重,不容乐观。在期盼伟大领袖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从自身出发,通过做好自己,从而影响他人,从而改变世界。 以上就是我从阅读中所得的一些观点,希望能经过进一步的研究让我的认识更加深刻和正确,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中国近代史纲要怎么复习呀,要考试了,什么都不会


认真复习吧,1先找出重要的知识,祝你考试成功

  中国近代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到新中国成立(1949)为止。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是自考公共课程的重要部分。一下搜集到的资料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2011年10月自考中国近代史模拟题最新推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及答案※模拟题及答案汇总

  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模拟试题

  简答题

  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

  清朝乾隆后期也出现前朝的“周期律”,开始由盛而衰。其表现有五个方面,期中三个方面是前所有的,如,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败腐化。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军、绿营兵腐化无战斗力。思想文化上,带着满族异族统治的味道,大兴文字狱,压制异端,万马齐喑。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

  清朝的危机其实与前面各个封建王朝一样,出现了改朝换代的迹象,但历史已经没有给中国建立另一个封建王朝的机会。大的世界参照系已经变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到 来,将改变中国命运。

  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状态。

  首先,半殖民地化了。这是从政治主权角度看。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破坏,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国家。

  其次,半封建化了。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经济解构角度看。(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个部分。(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成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

  (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这与资本—帝国主义争斗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

  (6)中国人民政治权力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1)分作上层和中下层。

  (2)两种特点和双重性格。一方面受帝、封压迫,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的革命或保持中立。另一方面,因力量薄弱,与帝、封有千丝万缕联系,斗争中缺乏彻底性。

  (3)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引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5、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是什么?

  来源上的特点:诞生在外国在华企业中,比中国资产阶级年龄和资格更老,社会基础和社会力量更大。

  中国工人阶级的自身特点:①受帝、封、资三重压迫,革命性更强。②人数虽少,却相对集中(地域上集中在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城市、行业上主要集中在纺织、采矿、铁路、航运等行业),易于组织并形成革命的力量;③大多来自破产农民,与农民有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所以,中国工人阶级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

  6、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屡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840-1919年的反外来侵略斗争均告失败,原因是:

  (1)社会制度的腐败。这是根本原因。清政府统治在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未变,更腐败。后还与侵略者勾结起来,把广大中国人民视为最主要的敌人。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和爱国官兵的抵抗常常因此导致失败。

  (2)经济技术落后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有一个重要原因。西方工业革命后经济技术和军事装备飞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小,工业技术落后,必然被动挨打。经济技术落后必然影响的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不如人。 

  论述题

  1、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

  (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工业革命的发生。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美国、法国等相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发生了工业革命。高效率的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原来的低效率的手工工场生产。

  (2)资本主义与扩张的必然联系。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需要原料和产品市场,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靠殖民主义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方式把一些国家变为其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中国成为其扩张对象的命运已在所难免,战争不可避免。

  2、 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及其关系?

  对比封建社会的一对矛盾,近代中国社会增加了一对。表达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对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的运动贯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变化。

  两对矛盾的关系: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状态,如有时民族矛盾是主要解决的对象。如历次反侵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有时呈现出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辛亥革命。有时二者勾结一道,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

  (2)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3)二者的关系:

  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  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鸦片战争前大夫和一般中国人的观念:上朝天国。

  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变动,产生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其表现和过程是:

  (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辑《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放的先河。洋务运动中有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

  (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的口号喊出: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严复《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孙中山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3)近代以来志士仁人,就是在怀着强烈危机感和民族意识下,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大旗下,探索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的。中国各个阶级的历史活剧就此上演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最好加页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重点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第14、15页)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精品(暖文爽文)在线阅读<<<<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第6、7页)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通过条约内容来展现)

  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勒索白银2100万银元,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有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是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天津条约》又开放了10个口岸,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而不需要重新课税,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开放天津;《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 《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勒索白银2亿两,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中俄《爱晖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定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等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勒索到4.5亿两白银,强迫清政府作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美《望厦条约》取得并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

  这些条约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使资本帝国主义渗透入中国社会,使中国社会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书第36页)

  意义:

  (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2)它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分配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措施;《资政新篇》主张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3)太平天国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4)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局限:

  (1)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2)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

  (3) 太平天国领导者不团结导致自相残杀,以及腐朽昏庸、鼠目寸光使起义军在起义过程中四面树敌。

  (4)太平天国起义的理论基础是破碎的神学理论,并不代表时代潮流。

  (5)太平天国对知识分子大加排斥,使其缺乏知识分子为其出谋划策、制定纲领。

  (6)这场农民起义事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江南由于地处风暴中心,更是一派劫灰,生灵涂炭。甚至在狂飙过去许多年之后,依然满目疮痍,遍地瓦砾。

  (7)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

  (8) 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表明,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虽有巨大的革命潜力,但注定不能成为近代革命的领导阶级,单纯的农民战争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5.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与局限

  意义:

  (1)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开始了中国近代教育。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2)冲击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使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人们开始学习和模仿西方的各种技术和器物。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改变。

  局限:

  (1)具有封建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重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重点。指导思想是在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条件下发展新的生产力,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2)对外国具有依赖性。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这根本不可能办到。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创办的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在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式下,无法维持企业的运行。

  6.戊戌维新的意义和局限

  意义: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它也为我们揭示了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腐朽的社会制度,促进了后来者走上革命道路。

  局限:

  (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在政治上不敢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不敢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无法摆脱封建思想。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虽然反对帝国主义,但幻想帝国主义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而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3)惧怕人民群众。维新运动局限于具有资产阶级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的狭小圈子里,维新派脱离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而未能获得深厚的阶级基础,使自身得阶级相当软弱。

  内容:

  政治上,主张“以法治国”、舆论监督和直接选举政府官员,即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法制思想;经济上,它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提倡保险事业;文化思想上,它反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它主张自由往来、平等互利。幻想通过这套方案来建设一个“新天、新地、新世界”。

  影响:

  思想先进、超前,是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或者说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纲领;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政新篇》的核心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是当时亚洲最早的近代化方案,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是比较先进的。

  但太平天国后期严峻的军事形势,内部的腐化堕落、民心丧失,洪秀全对他的不信任等一系列因素导致《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施,使得影响相当有限。

  8.辛亥革命的纲领、意义、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纲领: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权主义:“建立民国”。即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通过平均地权的办法,避免贫富悬殊,预防将来的社会革命。其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

  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失败的原因:

  1、客观上,帝国主义不容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而用各种手段破坏、干涉中国革命,与国内的反革命派勾结,绞杀了这场革命。

  2、主观上,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启示:

  揭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能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9.新文化运动的两阶段及内容

  第一阶段:1915年9月到1919年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

  内容: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当时提倡的民主: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当时提倡的科学:一是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二是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

  主要武器: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

  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集中指向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因而排孔、反孔成为观念形态革命的起点。

  第二阶段: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

  内容: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了。民主不再是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多数人的民主、劳动阶级的民主。科学指除自然科学外,就社会科学而言,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传播逐步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流。继续并发展了反封建的启蒙运动。

  10.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阶级相结合的产物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着重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主张中国必须建立工人政党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

  (2)

  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使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成了知识分子与工人相结合的运动,使工人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在马克思主义领导的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3) 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进行的这些活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初步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的知识分子,其思想感情进一步转变到工人阶级方面来;同时,一部分工人由于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而提高了阶级觉悟。这样,就形成了一批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为党的成立作了干部上的准备。

  这种结合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五四运动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为初步结合。第二阶段,从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到党的成立为进一步结合阶段。

  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阶级的这种结合,才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1.五四运动的性质及意义

  性质:五四运动是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它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群众性、及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性质。

  意义: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显示了伟大的力量,并给予先进的知识分子以真切的教育,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广大市民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不仅规模之大遍及全国,而且斗争方式是崭新的。在五四运动中,爱国的青年起到了先锋作用。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2.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来自:南京自考网

  客观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一,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为了战胜这个敌人,革命营垒需要有坚强的领导者、组织者。

  第二,面对异常强大的敌人,软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正因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不行,中国革命要胜利,中国社会要有光明的前途,就不能依靠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而必须依靠新的革命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中国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正是适应中国革命的这种要求而成立的。

  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1)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2)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13.毛泽东思想形成标志

  1930年1月,毛泽东写成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14.遵义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占领黔北重镇遵义后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这里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又在组织上结束了“左”倾领导在中共中央的统治。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表明:作为一个严肃的、对人民负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注意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并汲取教训的。

  15.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启示意义)

  在革命中必须端正思想路线,反对教条主义,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相结合的原则。必须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或“右”的错误思想。

  16.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党内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

  (1)八七会议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挥;

  (2)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即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3)王明等人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压制党内民主,大搞宗派主义,对坚持正确意见的货不对他们随声附和的同志,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使“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无法及时地得到纠正。

  17.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的土地革命路线、方针、政策 来自:南京自考网

  路线: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方针: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具体过程: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订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1931年2月,毛泽东进一步总结根据地土地革命的经验,要求各地各级工农民主政府发布公告,明确规定农民已经分得的田地归农民个人私有,可以自主租借买卖,别人不得侵犯;生产的产品,除向政府缴纳土地税外,均归农民个人私有,任凭自由买卖。

  18.抗战中中共对中间势力的策略

  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中共对地方实力派采取争取的策略。具体的方式是:(1)发展壮大共产党,使之有充足的力量;(2)尊重他们的利益;(3)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取得胜利。

  19.国民党军队在对日抗战中的积极作用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战略防御阶段。在此阶段,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先后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是比较积极的,对日寇造成了一定的消耗。

  在战略相持阶段,也进行过几次较大的战役,大体上保住了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

  2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之际,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对驻扎在西北地区的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第十七路军的统一战线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双方停止敌对性行动。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9月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进而全国各界民众以不同形式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投入了全民族抗战。

  中国共产党确信,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坚持抗战,并使抗战的胜利成为人民的胜利,所以一开始就主张实行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并强调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在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既统一,又独立。这样做的目的,实质上就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使自己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这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

  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总结反“摩擦”斗争的经验,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中国共产党上述原则和方针的提出和贯彻实施,对于坚持全民族抗战到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1.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来自:南京自考网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的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的力量,使之不敢贸然北进,从而使苏联得以集中兵力对付德国,避免东西两面作战;同时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资料|中国近代史论文也推迟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并使之在发动和进行战争时由于兵力不足而不能全力南进,从而减轻了美、英军队受到的压力。

  中国坚持持久抗战,抗击和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大大减轻了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阿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啊。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记得,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

  总之,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最大的国家之一,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2.重庆谈判

  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于1945年8月偕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在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实现了双方的停战.

  23.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迅速崩溃的原因

  (1)战前,国民党统治集团破坏了政协协议,扼杀了全国人民关于和平建国的热切愿望,把自己放在了人民的对立面,同时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增强了社会各界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并且,经过努力,中国人民争得了将近一年的和平的暂息时期。这也为扩大和巩固解放区、做好进行自卫战争的准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战时在军事上,人民解放军的战争具有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有了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为了打退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我党在政治上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在军事上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因而战局越来越朝着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方向发展,逐渐构成了人民解放军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形势,进而发动总攻击溃国民党。

  (3)战时在政策上,中国共产党进行的土地制度改革,使中国最主要的人民群众——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自身利益的坚决维护者,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相反,国民党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无限制地发行纸币,使全国各阶层的人民生活陷入困境,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形成以学生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加速了国民党统治的崩溃。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admin本文地址:http://www.my9888.com.cn/post/9853.html发布于 2021-02-20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9888美文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