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虎字的成语
生龙活虎
虎背熊腰,虎变龙蒸,虎不食子,虎步龙行,
虎超龙骧,虎斗龙争,虎踞龙盘,虎口拔牙,
虎口扳须,虎口逃生,虎口余生,虎窟龙潭,
虎狼之国,虎狼之势,虎落平川,虎落平阳,
虎略龙韬,虎目豕喙,虎皮羊质,虎珀拾芥,
虎入羊群,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虎视眈眈,
虎视鹰膦,虎视鹰扬,虎兕出神,虎体原斑,
虎头虎脑,虎头蛇尾,虎头燕颔,虎尾春冰,
虎卧龙跳,虎啸风驰,虎啸风生,虎啸狼嚎,
虎啸龙吟,虎穴得子,虎穴狼巢,虎咽狼吞,
虎掷龙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虎步生辉。
带虎字的成语
虎背熊腰:
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虎变龙蒸:
谓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
虎步龙行:
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凡,如龙虎之姿
虎超龙骧:
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
虎党狐侪:
比喻凶恶狡黠之辈
虎斗龙争:
比喻群雄互相争斗
虎踞鲸吞:
比喻豪强割据和相互兼并
虎踞龙盘:
亦作“虎据龙蟠”。亦作“虎踞龙蟠”。形容地势极峻峭险要
虎口扳须:
比喻冒极大的危险
虎口馀生:
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得生
虎窟龙潭:
比喻极艰险的境地
虎略龙韬:
兵书的代称。亦指用兵的谋略
虎目豕喙:
古人谓贪婪无厌之相
虎皮羊质:
语本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比喻外强中干
虎视眈眈:
形容像猛虎一样凶狠地注视着
虎视鹰瞵:
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
虎视鹰扬:
谓雄视高翔,甚有威仪
虎体原斑:
比喻出身高门贵族,富贵本自有,不待外求
虎头蛇尾:
比喻做事起初声势浩大,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虎头燕颔:
形容相貌威武。古之相者说是万里封侯之相
虎尾春冰:
比喻极其危险的境地
虎卧龙跳:
形容字势雄强超逸。语出南朝梁袁昂《评书》:“王右军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虎啸风驰:
谓事物之相互感应
虎啸风生:
比喻英雄乘时奋起
虎啸狼号:
比喻强暴者欲有所掠夺时的叫嚣
虎啸龙吟:
形容歌声雄壮而嘹亮
虎穴得子:
比喻诗文贴切中肯,且深得其要旨
虎咽狼飡: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虎跃龙骧:
形容威武雄壮
虎掷龙挐:
比喻群雄相争
虎子狼孙:
比喻凶暴贪残的人
帮虎吃食:
亦作“帮狗吃食”。比喻帮坏人作坏事
暴虎冯河:
典出《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空手搏虎,徒步渡河。比喻冒险行事,有勇无谋
杯弓市虎:
谓捕风捉影,疑虑重重,自相惊扰
柙虎樊熊:
柙中的虎,樊内的熊。比喻被囚的恶人
藏龙卧虎:
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后以“藏龙卧虎”比喻潜藏着人才或不同寻常的人
鸱目虎吻:
如鸱之目,如虎之口。奸狠凶恶貌
螭盘虎踞:
犹虎踞龙盘
初生之犊不惧虎:
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除狼得虎:
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
垂饵虎口:
往虎口送食。比喻置身险地
刺虎持鹬:
喻待机行事,一举两得
打虎牢龙:
犹言打凤牢龙
打死虎:
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眈眈虎视:
像老虎一般地威视着。语本《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雕虎焦原:
《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溪,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后以“雕虎焦原”谓壮士履险
调虎离山:
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设法引诱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
断蛟刺虎:
相传晋周处曾射蛟杀虎,为民除害。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后以“断蛟刺虎”谓武艺高强,行为侠义
饿虎扑食:
形容动作迅速而猛烈
饿虎吞羊:
形容迅猛贪婪
放虎归山:
比喻放走敌人,贻患无穷。语本《三国志·蜀志·刘巴传》“俄而先主定益州,巴辞谢罪负,先主不责”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於山林也。’璋不听。”
放虎遗患:
谓放掉老虎,必留后患
放虎自卫:
比喻寻求保护不当,反而自招祸害
风从虎,云从龙:
《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后因以“风从虎,云从龙”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风虎云龙:
比喻圣主、贤臣的遇合
冯河暴虎:
犹言暴虎冯河
凤叹虎视:
形容谈吐文雅,器宇轩昂
甘冒虎口:
谓甘愿冒着生命危险
狐虎之威:
比喻权势者及其爪牙的淫威
狐假虎威:
《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后因以“狐假虎威”喻仰仗别人的威势或倚仗别人威势来欺压人
画虎不成:
“画虎不成反类狗”的略语
画虎不成反类狗:
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反贻笑柄。亦喻仿效失真,反而弄得不伦不类
画虎刻鹄:
①《东观汉记·马援传》:“与兄子严敦书曰:‘学龙伯高不就,犹为谨■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后以“画虎刻鹄”比喻好高骛远,终无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
假虎张威:
犹言狐假虎威
降龙伏虎:
使龙虎降服驯顺。佛教和道教中都有降龙伏虎的故事。《后汉书·方术传下·徐登》“又赵炳,字公阿,东阳人,能为越方”李贤注引《抱朴子》:“道士赵炳,以气禁人,人不能起。禁虎,虎伏地,低头闭目,便可执缚。”又引《异苑》:“赵侯以盆盛水,吹气作禁,鱼龙立见。”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神异下·涉公》:“能以秘呪々下神龙。”唐道宣《续高僧传·习禅一·僧稠》:“闻两虎交斗,咆响振岩,乃以锡杖中解,各散而去。”后常以“降龙伏虎”比喻战胜重大困难
鲸吞虎噬:
像鲸鱼和老虎一样吞食。多比喻吞并土地财物
九关虎豹:
比喻凶残的权臣。语本《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酒虎诗龙:
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拒虎进狼:
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
踞虎盘龙:
犹言龙蟠虎踞。形容地势雄伟壮丽
骏波虎浪:
形容迅猛汹涌的波浪
苛政猛於虎:
谓繁重的赋税、苛刻的法令,比猛虎还要凶残。据《礼记·檀弓下》载,孔子过泰山时,遇一妇人在墓旁痛哭。问之,知其翁、夫、子三代,俱死于虎。但她还不愿迁离此地,为其能免受苛政之苦。孔子听了,对他的学生说:“小子识之:苛政猛於虎也!”
拉大旗作虎皮: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狼餐虎噬:
①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残酷剥削搜括
狼餐虎咽:
亦作“狼餐虎咽”。亦作“狼飡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狼餐虎咽:
亦作“狼餐虎咽”。亦作“狼飡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狼虫虎豹:
①泛指凶猛的动物。②比喻恶人歹徒
狼顾虎视:
如狼虎视物。形容威严而凶狠
狼前虎后:
前门赶走狼,后门来了虎。比喻坏人接踵而来
狼飧虎咽:
亦作“狼餐虎咽”
狼吞虎餐: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狼吞虎噬:
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
狼吞虎燕: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狼吞虎燕: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亦作“前门去虎,后门进狼”。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
前怕狼,后怕虎:
喻顾虑重重,畏缩不前
敲山振虎:
谓故意示警,使人震动
离山调虎:
比喻用计谋调动对方离开原地
麟角虎翅:
麟之角,虎之翅。比喻世间不可多得的人才
龙驰虎骤:
谓群雄逐鹿
龙蹲虎踞:
犹言龙盘虎踞
龙幡虎纛:
将帅之旗
龙飞虎跳:
喻笔势遒劲奔放
龙虎风云:
①《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后以“龙虎风云”喻英雄豪杰际遇得时。②指君臣遇合
龙化虎变:
《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后因以“龙化虎变”比喻变化莫测
龙江虎浪:
形容惯于兴风作浪
龙精虎猛:
喻精力旺盛,斗志昂扬
龙拏虎攫:
犹言龙争虎斗。喻笔势遒劲、奔放
龙拏虎跳:
犹言龙争虎斗
龙拏虎掷:
犹言龙争虎斗
龙盘虎踞:
亦作“龙蟠虎踞”。①《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引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锺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后因以“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壮险要,宜作帝王之都。②借指南京。③喻为英雄豪杰所盘踞。④喻斑斓的纹理
龙盘虎拏:
虬曲苍劲貌
龙蟠虎伏:
雄踞貌
龙蟠虎绕:
犹言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龙跧虎卧:
犹言龙蟠虎踞。喻山势逶迤起伏
龙潭虎窟:
犹言龙潭虎穴
龙潭虎穴:
①龙虎所居之处。喻凶险之处。②喻英雄豪杰聚集之处
龙腾虎蹴:
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
龙腾虎踞:
势力强盛,雄据一方
龙腾虎啸:
声势壮盛貌
龙腾虎跃:
①形容矫健有力,生气勃勃。②形容笔势飞动遒劲。③喻精神振奋,有所作为
龙跳虎伏:
犹言龙腾虎卧。喻笔势
龙跳虎卧:
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语本张彦远《法书要录》引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萧思话书走墨连绵,字势屈强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龙威虎震:
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
龙骧虎步:
昂首阔步、威武雄壮貌
龙骧虎视:
喻气势威武,眼光远大
龙骧虎啸:
喻气概威武
龙骧虎跱:
雄踞貌
龙翔虎跃:
喻奋发有为
龙行虎变:
《易·乾》:“飞龙在天……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又《革》:“大人虎变。”孔颖达疏:“损益前王,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后遂以“龙行虎变”喻帝王革故鼎新,创制建业
龙行虎步:
喻威仪庄重,气度不凡。常以形容帝王之相
龙吟虎啸:
①龙虎叫啸。②喻声音洪大。③喻诗词声律豪放峭拔。④喻英雄豪杰叱咤风云
龙跃虎踞:
喻超逸雄奇
龙睁虎眼:
形容蛮横霸道
鲁鱼帝虎:
语出《意林》卷四引晋葛洪《抱朴子》:“谚云:‘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按,今本《抱朴子·遐览》“帝”作“虚”。后因以“鲁鱼帝虎”称传写刊印中出现的文字错误
猛虎插翅:
比喻强有力者又增添了某种有利条件
猛虎深山:
喻勇武而势盛。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
蟠龙踞虎:
犹言龙蟠虎踞。像盘绕着的蛟龙,像蹲卧着的猛虎。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骑虎难下:
比喻行事虽遇困难,然迫于大势而不可能中止。语本《晋书·温峤传》:“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安可中下哉!”
如虎傅翼:
好像老虎生出翅膀。比喻因增加新助力,强者愈强,恶者愈恶
如狼似虎:
①亦作“如狼如虎”。形容勇猛、猛烈。②像虎狼那样凶狠、残暴
如龙似虎:
形容勇猛有活力
三人成虎:
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使人信以为真。《战国策·魏策二》:“庞葱与太子质於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於市,而议臣者过於三人矣。原王察之矣。’”又《秦策三》:“闻‘三人成虎,十夫揉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亦作“三人成市虎”。《淮南子·说山训》:“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挠椎。”
三言讹虎:
犹三人成虎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身寄虎吻:
谓把身子置于老虎嘴边。比喻处境极其危险
生龙活虎:
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多用以比喻人活泼有朝气或文章生动有力
谈虎色变:
《二程遗书》卷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常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於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原意是说被虎咬过的人才真知虎的厉害。后以“谈虎色变”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物连脸色都变了
投畀豺虎:
谓将坏人投饲豺虎。表示深恶痛绝
为虎傅翼:
给老虎添上翅膀。比喻助长恶人的势力
为虎作伥:
传说被虎吃掉的人,死后成为伥鬼,虎行求食,则为虎前导清道。见《太平广记》卷四三○引唐裴铏《传奇·马拯》。后因以“为虎作伥”比喻做恶人的帮凶
畏敌如虎:
害怕敌人就像害怕老虎一般。语本《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复出祁山”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贾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司马懿)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宣王病之。”
畏之如虎:
像怕老虎那样害怕。形容惧怕到极点
握蛇骑虎:
北魏高祖崩于行宫,彭城王元勰等为防不测,密不讣闻,诏徵世宗会驾。灵柩至鲁阳,乃发丧行服。时咸阳王禧疑勰有异谋,停在鲁阳郡外,久之乃入。谓勰曰:“汝非但辛勤,亦危险至极。”元勰恨之,曰:“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彦和(元勰的字)握蛇骑虎,不觉艰难。”见《魏书·彭城王勰传》。后以“握蛇骑虎”喻身处险境
熊据虎跱:
比喻群雄割据的形势
燕颔虎头:
①形容相貌威武。②借指武将、勇士
燕颔虎须:
形容相貌威武
羊落虎口:
喻处于险境,有死无生
羊质虎皮:
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
杨虎围匡:
《史记·孔子世家》:“扞孔子呴将适陈,过匡……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於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杨,通“阳”。后因以“杨虎围匡”指因貌似而产生误会
养虎伤身:
饲养老虎,自伤其身。比喻纵敌留患
养虎自啮:
比喻姑息敌人,终致损害自己
养虎自遗患:
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
一虎不河:
《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原谓空手搏虎,徒步渡河,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后在元剧中以“一虎不河”比喻不顾一切
以肉餧虎:
比喻白白地送死
引虎拒狼:
亦作“引狼拒虎”。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
引虎入室:
犹言引狼入室
引虎自卫:
比喻依靠恶势力来保卫自己,反会招来祸患
鹰瞵虎视:
像鹰和虎一样凶狠贪婪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鹰扬虎视:
如鹰飞扬,似虎雄视。形容威武奋勇
鹰扬虎噬:
如鹰飞扬,似虎噬咬。形容耀武扬威,穷凶极恶
鱼鲁帝虎:
谓将鱼误写作鲁,帝误写作虎。泛指文字错讹
与虎谋皮:
本作“与狐谋皮”。喻所谋之事有害于对方的切身利益,终难达到目的
与虎添翼:
给老虎添上了翅膀。比喻给力量或才能很强的人以助力,使其更强
云龙风虎:
①语本《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后世多以云龙风虎比喻君臣。②喻指英雄豪杰。③古代兵阵名
照猫画虎:
猫与虎的外形有相似之处,因以喻照样模仿而仅得其仿佛
纵虎出柙:
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
纵虎归山:
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放走凶强的敌人,留下祸根
坐山观虎斗:
比喻暂不介入各方间的争斗,俟机从中渔利。语出《史记·张仪列传》:“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含有虎字的成语有哪些
狐假虎威,狼吞虎咽,如虎添翼,龙潭虎穴,马马虎虎,调虎离山,虎视眈眈,降龙伏虎,九牛二虎之力,二虎相斗,必有一伤,虎口拔牙,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坐山观虎斗,龙争虎斗,骑虎难下,虎落平阳,敲山震虎,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画虎不成反类犬,一山不藏二虎,虎头蛇尾,卧虎藏龙,画虎画皮难画骨,与虎谋皮,
带虎字的成语
虎背熊腰
虎斗龙争
虎据龙蟠
虎头虎脑
虎视眈眈
虎头蛇尾
虎啸龙吟
龙潭虎穴
龙腾虎跃
调虎离山
龙争虎斗
骑虎难下
如虎添翼
如狼似虎
带虎字的成语
虎背熊腰:
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虎变龙蒸:
谓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
虎步龙行:
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凡,如龙虎之姿
虎超龙骧:
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
虎党狐侪:
比喻凶恶狡黠之辈
虎斗龙争:
比喻群雄互相争斗
虎踞鲸吞:
比喻豪强割据和相互兼并
虎踞龙盘:
亦作“虎据龙蟠”。亦作“虎踞龙蟠”。形容地势极峻峭险要
虎口扳须:
比喻冒极大的危险
虎口馀生:
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得生
虎窟龙潭:
比喻极艰险的境地
虎略龙韬:
兵书的代称。亦指用兵的谋略
虎目豕喙:
古人谓贪婪无厌之相
虎皮羊质:
语本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比喻外强中干
虎视眈眈:
形容像猛虎一样凶狠地注视着
虎视鹰瞵:
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
虎视鹰扬:
谓雄视高翔,甚有威仪
虎体原斑:
比喻出身高门贵族,富贵本自有,不待外求
虎头蛇尾:
比喻做事起初声势浩大,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虎头燕颔:
形容相貌威武。古之相者说是万里封侯之相
虎尾春冰:
比喻极其危险的境地
虎卧龙跳:
形容字势雄强超逸。语出南朝梁袁昂《评书》:“王右军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虎啸风驰:
谓事物之相互感应
虎啸风生:
比喻英雄乘时奋起
虎啸狼号:
比喻强暴者欲有所掠夺时的叫嚣
虎啸龙吟:
形容歌声雄壮而嘹亮
虎穴得子:
比喻诗文贴切中肯,且深得其要旨
虎咽狼飡: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虎跃龙骧:
形容威武雄壮
虎掷龙挐:
比喻群雄相争
虎子狼孙:
比喻凶暴贪残的人
帮虎吃食:
亦作“帮狗吃食”。比喻帮坏人作坏事
暴虎冯河:
典出《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空手搏虎,徒步渡河。比喻冒险行事,有勇无谋
杯弓市虎:
谓捕风捉影,疑虑重重,自相惊扰
柙虎樊熊:
柙中的虎,樊内的熊。比喻被囚的恶人
藏龙卧虎:
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后以“藏龙卧虎”比喻潜藏着人才或不同寻常的人
鸱目虎吻:
如鸱之目,如虎之口。奸狠凶恶貌
螭盘虎踞:
犹虎踞龙盘
初生之犊不惧虎:
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除狼得虎:
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
垂饵虎口:
往虎口送食。比喻置身险地
刺虎持鹬:
喻待机行事,一举两得
打虎牢龙:
犹言打凤牢龙
打死虎:
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眈眈虎视:
像老虎一般地威视着。语本《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雕虎焦原:
《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溪,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后以“雕虎焦原”谓壮士履险
调虎离山:
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设法引诱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
断蛟刺虎:
相传晋周处曾射蛟杀虎,为民除害。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后以“断蛟刺虎”谓武艺高强,行为侠义
饿虎扑食:
形容动作迅速而猛烈
饿虎吞羊:
形容迅猛贪婪
放虎归山:
比喻放走敌人,贻患无穷。语本《三国志·蜀志·刘巴传》“俄而先主定益州,巴辞谢罪负,先主不责”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於山林也。’璋不听。”
放虎遗患:
谓放掉老虎,必留后患
放虎自卫:
比喻寻求保护不当,反而自招祸害
风从虎,云从龙:
《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后因以“风从虎,云从龙”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风虎云龙:
比喻圣主、贤臣的遇合
冯河暴虎:
犹言暴虎冯河
凤叹虎视:
形容谈吐文雅,器宇轩昂
甘冒虎口:
谓甘愿冒着生命危险
狐虎之威:
比喻权势者及其爪牙的淫威
狐假虎威:
《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后因以“狐假虎威”喻仰仗别人的威势或倚仗别人威势来欺压人
画虎不成:
“画虎不成反类狗”的略语
画虎不成反类狗:
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反贻笑柄。亦喻仿效失真,反而弄得不伦不类
画虎刻鹄:
①《东观汉记·马援传》:“与兄子严敦书曰:‘学龙伯高不就,犹为谨■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后以“画虎刻鹄”比喻好高骛远,终无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
假虎张威:
犹言狐假虎威
降龙伏虎:
使龙虎降服驯顺。佛教和道教中都有降龙伏虎的故事。《后汉书·方术传下·徐登》“又赵炳,字公阿,东阳人,能为越方”李贤注引《抱朴子》:“道士赵炳,以气禁人,人不能起。禁虎,虎伏地,低头闭目,便可执缚。”又引《异苑》:“赵侯以盆盛水,吹气作禁,鱼龙立见。”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神异下·涉公》:“能以秘呪々下神龙。”唐道宣《续高僧传·习禅一·僧稠》:“闻两虎交斗,咆响振岩,乃以锡杖中解,各散而去。”后常以“降龙伏虎”比喻战胜重大困难
鲸吞虎噬:
像鲸鱼和老虎一样
吞食。多比喻吞并土地财物九关虎豹:
比喻凶残的权臣。语本《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酒虎诗龙:
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拒虎进狼:
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
踞虎盘龙:
犹言龙蟠虎踞。形容地势雄伟壮丽
骏波虎浪:
形容迅猛汹涌的波浪
苛政猛於虎:
谓繁重的赋税、苛刻的法令,比猛虎还要凶残。据《礼记·檀弓下》载,孔子过泰山时,遇一妇人在墓旁痛哭。问之,知其翁、夫、子三代,俱死于虎。但她还不愿迁离此地,为其能免受苛政之苦。孔子听了,对他的学生说:“小子识之:苛政猛於虎也!”
拉大旗作虎皮: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狼餐虎噬:
①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残酷剥削搜括
狼餐虎咽:
亦作“狼餐虎咽”。亦作“狼飡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狼餐虎咽:
亦作“狼餐虎咽”。亦作“狼飡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狼虫虎豹:
①泛指凶猛的动物。②比喻恶人歹徒
狼顾虎视:
如狼虎视物。形容威严而凶狠
狼前虎后:
前门赶走狼,后门来了虎。比喻坏人接踵而来
狼飧虎咽:
亦作“狼餐虎咽”
狼吞虎餐: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狼吞虎噬:
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
狼吞虎燕: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狼吞虎燕: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亦作“前门去虎,后门进狼”。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
前怕狼,后怕虎:
喻顾虑重重,畏缩不前
敲山振虎:
谓故意示警,使人震动
离山调虎:
比喻用计谋调动对方离开原地
麟角虎翅:
麟之角,虎之翅。比喻世间不可多得的人才
龙驰虎骤:
谓群雄逐鹿
龙蹲虎踞:
犹言龙盘虎踞
龙幡虎纛:
将帅之旗
龙飞虎跳:
喻笔势遒劲奔放
龙虎风云:
①《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后以“龙虎风云”喻英雄豪杰际遇得时。②指君臣遇合
龙化虎变:
《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后因以“龙化虎变”比喻变化莫测
龙江虎浪:
形容惯于兴风作浪
龙精虎猛:
喻精力旺盛,斗志昂扬
龙拏虎攫:
犹言龙争虎斗。喻笔势遒劲、奔放
龙拏虎跳:
犹言龙争虎斗
龙拏虎掷:
犹言龙争虎斗
龙盘虎踞:
亦作“龙蟠虎踞”。①《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引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锺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后因以“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壮险要,宜作帝王之都。②借指南京。③喻为英雄豪杰所盘踞。④喻斑斓的纹理
龙盘虎拏:
虬曲苍劲貌
龙蟠虎伏:
雄踞貌
龙蟠虎绕:
犹言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龙跧虎卧:
犹言龙蟠虎踞。喻山势逶迤起伏
龙潭虎窟:
犹言龙潭虎穴
龙潭虎穴:
①龙虎所居之处。喻凶险之处。②喻英雄豪杰聚集之处
龙腾虎蹴:
喻勇猛冲击,势不可当
龙腾虎踞:
势力强盛,雄据一方
龙腾虎啸:
声势壮盛貌
龙腾虎跃:
①形容矫健有力,生气勃勃。②形容笔势飞动遒劲。③喻精神振奋,有所作为
龙跳虎伏:
犹言龙腾虎卧。喻笔势
龙跳虎卧:
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语本张彦远《法书要录》引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萧思话书走墨连绵,字势屈强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龙威虎震:
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
龙骧虎步:
昂首阔步、威武雄壮貌
龙骧虎视:
喻气势威武,眼光远大
龙骧虎啸:
喻气概威武
龙骧虎跱:
雄踞貌
龙翔虎跃:
喻奋发有为
龙行虎变:
《易·乾》:“飞龙在天……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又《革》:“大人虎变。”孔颖达疏:“损益前王,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后遂以“龙行虎变”喻帝王革故鼎新,创制建业
龙行虎步:
喻威仪庄重,气度不凡。常以形容帝王之相
龙吟虎啸:
①龙虎叫啸。②喻声音洪大。③喻诗词声律豪放峭拔。④喻英雄豪杰叱咤风云
龙跃虎踞:
喻超逸雄奇
龙睁虎眼:
形容蛮横霸道
鲁鱼帝虎:
语出《意林》卷四引晋葛洪《抱朴子》:“谚云:‘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按,今本《抱朴子·遐览》“帝”作“虚”。后因以“鲁鱼帝虎”称传写刊印中出现的文字错误
猛虎插翅:
比喻强有力者又增添了某种有利条件
猛虎深山:
喻勇武而势盛。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
蟠龙踞虎:
犹言龙蟠虎踞。像盘绕着的蛟龙,像蹲卧着的猛虎。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骑虎难下:
比喻行事虽遇困难,然迫于大势而不可能中止。语本《晋书·温峤传》:“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安可中下哉!”
如虎傅翼:
好像老虎生出翅膀。比喻因增加新助力,强者愈强,恶者愈恶
如狼似虎:
①亦作“如狼如虎”。形容勇猛、猛烈。②像虎狼那样凶狠、残暴
如龙似虎:
形容勇猛有活力
三人成虎:
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使人信以为真。《战国策·魏策二》:“庞葱与太子质於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於市,而议臣者过於三人矣。原王察之矣。’”又《秦策三》:“闻‘三人成虎,十夫揉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亦作“三人成市虎”。《淮南子·说山训》:“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挠椎。”
三言讹虎:
犹三人成虎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身寄虎吻:
谓把身子置于老虎嘴边。比喻处境极其危险
生龙活虎:
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多用以比喻人活泼有朝气或文章生动有力
谈虎色变:
《二程遗书》卷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常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於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原意是说被虎咬过的人才真知虎的厉害。后以“谈虎色变”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物连脸色都变了
投畀豺虎:
谓将坏人投饲豺虎。表示深恶痛绝
为虎傅翼:
给老虎添上翅膀。比喻助长恶人的势力
为虎作伥:
传说被虎吃掉的人,死后成为伥鬼,虎行求食,则为虎前导清道。见《太平广记》卷四三○引唐裴铏《传奇·马拯》。后因以“为虎作伥”比喻做恶人的帮凶
畏敌如虎:
害怕敌人就像害怕老虎一般。语本《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复出祁山”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贾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司马懿)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宣王病之。”
畏之如虎:
像怕老虎那样害怕。形容惧怕到极点
握蛇骑虎:
北魏高祖崩于行宫,彭城王元勰等为防不测,密不讣闻,诏徵世宗会驾。灵柩至鲁阳,乃发丧行服。时咸阳王禧疑勰有异谋,停在鲁阳郡外,久之乃入。谓勰曰:“汝非但辛勤,亦危险至极。”元勰恨之,曰:“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彦和(元勰的字)握蛇骑虎,不觉艰难。”见《魏书·彭城王勰传》。后以“握蛇骑虎”喻身处险境
熊据虎跱:
比喻群雄割据的形势
燕颔虎头:
①形容相貌威武。②借指武将、勇士
燕颔虎须:
形容相貌威武
羊落虎口:
喻处于险境,有死无生
羊质虎皮:
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
杨虎围匡:
《史记·孔子世家》:“扞孔子呴将适陈,过匡……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於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杨,通“阳”。后因以“杨虎围匡”指因貌似而产生误会
养虎伤身:
饲养老虎,自伤其身。比喻纵敌留患
养虎自啮:
比喻姑息敌人,终致损害自己
养虎自遗患:
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
一虎不河:
《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原谓空手搏虎,徒步渡河,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后在元剧中以“一虎不河”比喻不顾一切
以肉餧虎:
比喻白白地送死
引虎拒狼:
亦作“引狼拒虎”。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
引虎入室:
犹言引狼入室
引虎自卫:
比喻依靠恶势力来保卫自己,反会招来祸患
鹰瞵虎视:
像鹰和虎一样凶狠贪婪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鹰扬虎视:
如鹰飞扬,似虎雄视。形容威武奋勇
鹰扬虎噬:
如鹰飞扬,似虎噬咬。形容耀武扬威,穷凶极恶
鱼鲁帝虎:
谓将鱼误写作鲁,帝误写作虎。泛指文字错讹
与虎谋皮:
本作“与狐谋皮”。喻所谋之事有害于对方的切身利益,终难达到目的
与虎添翼:
给老虎添上了翅膀。比喻给力量或才能很强的人以助力,使其更强
云龙风虎:
①语本《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后世多以云龙风虎比喻君臣。②喻指英雄豪杰。③古代兵阵名
照猫画虎:
猫与虎的外形有相似之处,因以喻照样模仿而仅得其仿佛
纵虎出柙:
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
纵虎归山:
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放走凶强的敌人,留下祸根
坐山观虎斗:
比喻暂不介入各方间的争斗,俟机从中渔利。语出《史记·张仪列传》:“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含虎字的成语有哪些
包含“虎”的成语共有265个:
一、37个在第一位:
虎背熊腰、虎变龙蒸、虎不食儿、虎步龙行、虎超龙骧
虎党狐侪、虎荡羊群、虎斗龙争、虎而冠、虎据龙蟠
虎踞鲸吞、虎踞龙盘、虎踞龙蟠、虎口拔牙、虎口逃生
虎口余生、虎窟龙潭、虎狼之势、虎略龙韬、虎落平川
虎落平阳、虎珀拾芥、虎入羊群、虎生三子,必有一彪虎视眈眈、虎视耽耽、虎兕出柙、虎体熊腰、虎头虎脑、
虎头蛇尾 、虎头燕颔、虎尾春冰、虎卧龙跳、虎啸风生、
虎穴狼巢、虎穴龙潭、虎掷龙拿
二、80个在第二位:
帮虎吃食、暴虎冯河、豺虎肆虐、刺虎持鹬、打虎牢龙
雕虎焦原、调虎离山、恶虎不食子、饿虎饥鹰、饿虎扑食
饿虎扑羊、饿虎擒羊、饿虎吞羊、饿虎之蹊、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放虎归山、放虎遗患、放虎自卫、
风虎云龙、伏虎降龙、 官虎吏狼、狐虎之威、画虎不成、
画虎不成反类狗、画虎不成反类犬、画虎成狗、画虎画皮难画骨、
画虎刻鹄、画虎类狗、画虎类犬、假虎张威、酒虎诗龙、
拒虎进狼、踞虎盘龙、老虎头上扑苍蝇、老虎头上搔痒、
两虎相斗、两虎相争、龙虎风云、捋虎须、猛虎插翅、
猛虎出山、猛虎深山、猛虎添翼、骑虎难下、如虎得翼、
如虎傅翼、如虎生翼、如虎添翼、豕虎传讹、谈虎色变、
为虎傅翼、为虎添翼、为虎作伥、卧虎藏龙、柙虎樊熊、
绣虎雕龙、杨虎围匡、养虎留患、养虎伤身、养虎为患、
养虎贻患、养虎遗患、养虎自毙、养虎自残、养虎自啮、
养虎自啮、养虎自贻灾、养虎自遗患、一虎不河、
引虎拒狼、引虎入室、引虎自卫、与虎谋皮、与虎添翼
众虎同心、捉虎擒蛟、纵虎出匣、纵虎出柙、纵虎归山
三、94个在第三位: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豺狼虎豹、
鸱目虎吻、鸱视虎顾、垂饵虎口、春冰虎尾、打马虎眼、
打死虎、大人虎变、大贤虎变、风从虎,云从龙、凤叹虎视、
甘冒虎口、狐假虎威、狐藉虎威、虎头虎脑、将门虎子、
鲸吞虎噬、九关虎豹、九阍虎豹、骏波虎浪、狼飡虎食、
狼飡虎咽、狼餐虎噬、狼餐虎咽、狼虫虎豹、狼顾虎视、
狼前虎后、狼飧虎咽、狼贪虎视、狼吞虎餐、狼吞虎噬、
狼吞虎咽、麟角虎翅、龙驰虎骤、龙蹲虎踞、龙幡虎纛、
龙飞虎跳、龙化虎变、龙江虎浪、龙精虎猛、龙拏虎攫、
龙拏虎跳、龙拏虎掷、龙盘虎踞、龙盘虎拏、龙蟠虎伏、
龙蟠虎踞、龙蟠虎绕、龙跧虎卧、龙潭虎窟、龙潭虎穴、
龙腾虎蹴、龙腾虎踞、龙腾虎啸、龙腾虎跃、龙腾虎踯、
龙腾虎掷、龙跳虎伏、龙跳虎卧、龙威虎震、龙骧虎步、
龙骧虎视、龙骧虎啸、龙骧虎跱、龙翔虎跃、龙行虎变、
龙行虎步、龙吟虎啸、龙跃虎踞、龙战虎争、龙争虎斗、
龙争虎战、龙睁虎眼、马马虎虎、身寄虎吻、委肉虎蹊、
舄乌虎帝、笑面虎、熊据虎跱、熊腰虎背、燕额虎头、
燕颔虎颈、燕颔虎头、燕颔虎须、羊落虎口、羊入虎群、
羊质虎皮、鹰瞵虎攫、鹰瞵虎视、鹰视虎步、鹰扬虎视、
鹰扬虎噬
四、45个在第四位:
杯弓市虎、藏龙卧虎、除狼得虎、打死老虎、断蛟刺虎
冯河暴虎、割肉饲虎、宫邻金虎、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饥鹰饿虎、降龙伏虎、九牛二虎之力、酒龙诗虎、拒狼进虎、
开柙出虎、离山调虎、鲁鱼帝虎、马马虎虎、盘龙卧虎、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前门去虎,后门进狼、潜龙伏虎、
敲山振虎、敲山震虎、乔龙画虎、驱羊攻虎、人中龙虎、
如狼如虎、如狼似虎、如龙似虎、三人成虎、三言讹虎、
生龙活虎、势成骑虎、投畀豺虎、畏敌如虎、握蛇骑虎、
以肉啖虎、以肉喂虎、以肉餧虎、引狼拒虎、鱼鲁帝虎、
云龙风虎、照猫画虎、坐山观虎斗
五、14个在其他位置: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初生牛犊不怕虎
初生之犊不惧虎
初生之犊不畏虎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苛政猛于虎
拉大旗作虎皮
前怕狼,后怕虎
前怕龙,后怕虎
乳犊不怕虎
三夫成市虎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一山不藏二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