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包括哪几个过程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总结,作业布置,反馈
如何撰写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亿以内数的读法(一)
教学内容: 比万大的数、计数单位、数级、数位等(第2~4页内容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习惯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以及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普查状况,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重点: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写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如:
学校里共有多少名学生?你家里没月收入大约是多少元?一年的收入大约有多少元?
2、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板书:25000
问: 这个数是几位数?(五位数)各个数位的名称是什么?各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老师:以上所说的到的是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万以内的数,其实在声国中我们已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大的数─亿以内数的认识。
2、介绍主题图。
老师:2000年我国开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在老师提供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请同学们看看这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据。
(1) 课件出示:
(2) 看了这些数据,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提的?
3、教学例1
教师:从同学们刚才尝试读数中,我们明白要想正确地读出这些大数,应该先了解掌握这些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这些知识点。
(1) 课件出示图例:
老师:3819000这个数有多大呢?
(2) 计数单位的认识:
计数器上遮去万以上的计数单位
① 一千一千地数,数到10个一千。
老师:10个一千是多少
教师用计数器表示:
② 一万一万地数,数到10个一万。
老师:10个一万是多少?(在计数器上显示“十万”)
③同样方法认识百万、千万。
④认识亿的计数单位。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千万位左边一位是什么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老师明确说明:千万位左一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在计数器上显示”亿”。
(3) 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4) 认识数级.
① 引导学生观察数位及计数单位的排列规律.
学生回答探讨结果,并在自己的数位顺序表中填出新学习的数位以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② 进一步向学生说明: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死个数位为一级.最低一级是个级.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个级左边一级是万级,万级左边一级是亿级,并填写完整.
(5) 认识“数值”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4页“做一做”
2.课本第8页练习一的第1题.
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数位顺序表,加深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的数级划分的认识.
3. 课本第8页练习一的第3题说一说怎样读这些数?
四、课堂总评
让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作业:掌握数级和数位,学会分级。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对事实、现象、规律性做出肤浅的理解,不要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数学规律性时就解错例题、应用题等。”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这样写道。为了实现这一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从教学设计入手,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即内部学习起点,还要考虑外部数据信息的提供,即学习的外部资料的有效组织。只有外部资料的合理整合才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数学学习过程才会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自主发展的过程,才能让每个学生在教学中都学有所获。总之,进行教学设计时既要仔细剖析学习的主体――学生,也要参透外部资料的源泉――教材,只有做到二者的“双剑合璧”,才能让教学设计更有效。
一、剖析学生,以生定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体现在学生身上。《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因此,为了让数学教学活动更有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实际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经验基础和就成为教师在教学设计前的首要研究对象。
1.分析学生已有经验,确定有效的教学起点。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因此,了解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及知识经验是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教师在教学前要通过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对于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了解掌握的程度如何,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学生在课上可能遇到的和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有哪些,以此确定教学设计中哪些知识应重点讲解,哪些知识应略讲甚至不讲,找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新知识之间的连接点,也就找到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前,用谈话的方式了解到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了对1000以内数读写的初步认识,会从100数到199,从200数到299,但每逢数到几百九十九时就不知该如何数下去了,而且几乎所有学生都知道数位顺序表中百位的左边叫千位,用学生的话说就是“千位比百位更厉害”,也就是知道计数单位“千”比“百”大。但对于“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比“百”大却不太清楚。根据以上对学生知识经验的了解,教学设计时我以学生熟知的“数位”知识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介绍已经学过的数位及计数单位,说说计数单位的由来(即为了满足计数的需要,10个一变成一个十,10个十变成一个百),师追问:有10个百该怎么计数呢?从而使学生体验用类比的思想推导出10个“百”变成一个“千”的过程,并通过计数器的演示加深对这一结论的理解。同样,从学生已有的对读数、写数的认识经验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1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最后在形式多样的数数活动中突破几百九十九到整百或到整千的知识难点。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才能使教学设计更合理、更有效。
2.分析学生认知规律,确定有效的学习方式。数学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是学生再创造数学的过程,这一个过程必须由学生亲自完成,教师只能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不是支配者。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认知矛盾中思考、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在交流讨论中升华,为学生留出充分的思维空间。“克与千克”是二年级下册的内容,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在生活中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在数学知识层面上还是第一次接触,没有旧知识的衔接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外部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质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对质量单位还缺乏具体感知。考虑到这一点,我在教学设计时以学生感兴趣的“跷跷板游戏”引入课题,设计了自己猜一猜和掂一掂、小组内称一称和找一找、集体评一评和说一说的活动,让学生以自主观察、组内操作并交流等形式,在大脑中形成“克”和“千克”的真实表象,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
二、参透教材,以书定教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式过程和数学思考方法。而现行的小学教材内容虽然是诸多数学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精心选择、反复推敲呈现出来的教学素材,但由于篇幅、载体等限制,其主要内容大都是现成的思维结果的系统表述,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考方法只是略显端倪。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前读懂文本、读懂教材,有把握和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构建教学方案,确保教整体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做到心中有“度”。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是整体把握教材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教学设计前要对小学教学标准中的总体目标、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如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的功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是数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小学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所有的数学活动都要在这个目标的统领下进行才有效。同时,课标中关于教学目标表述的“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词语的具体含义也要能够准确理解。
2.仔细阅读教师用书,做到心中有“书”。教材中素材呈现一般比较简洁,教师要想真正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和教学目标,就得仔细地研读教师用书中的教学目标、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评价等内容。弄清教材各部分内容的形成过程,在知识网络中的位置和地位,做到心中有“书”。如此,才能在教学设计时做到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做到既“瞻前”又“顾后”。
3.因地制宜,活用教材。教材因为编写媒体的限制,不能把一些动态的情境表现出来。因地区、学生的差异,教材的部分情境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时,教师在设计时就应创设、选择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情境与问题,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教学设计。例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教材上的例题多是些“各国跳水选手的得分情况”之类的学习素材,离学生生活较远,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故我选用了本年级4个班的数学期末成绩作为学生的学习素材,问:咱们班处在全年级第几?与第一名的班级相差多少分?由于是学生们熟悉的成绩问题,又与本班的荣誉有关,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很强,学习情绪高涨,都积极思考力求快点找到本班与第一名班级的差距。另外,教师还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经验性的加工和处理,为学生提供生动的、丰富的、有层次性的学习资料。
总之,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和谐统一的过程。“教师”和“教材”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不能凌驾于“学生”和“学习”之上。教学设计只有以“以生定教”和“以书定教”这二者为基础,双管齐下,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李晓梅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3)
摘要:教学设计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应主要围绕三个基本问题展开: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合理分析与组织教学要素;正确评价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亦称教学系统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教学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它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作为一门艺术,它需要融入设计者诸多的个人经验,并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再创造,同时灵活、巧妙地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那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才能使其不但具备设计的一般性质,同时还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让其更加充分地体现教学设计者的教育智慧呢?
美国著名的教学设计研究专家马杰(R.Mager)指出:教学设计依次由三个基本问题组成。首先是“我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订;接着是“我如何去那里”,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最后是“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即教学的评价。教学设计是由目标设计、达成目标的诸要素的分析与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所以,要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必须围绕以上三个基本问题展开。
一、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预先设定的可能达到的结果。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对目标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课堂教学。例如,同样的“确定位置”一课,由于两位教师确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因而形成了两种不同水平的教学设计。
一位教师对“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确定的:“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基于这一目标,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写有第几列、第几行的卡片,让学生手拿卡片到前边站好,然后按照卡片上的要求找到相应的位置。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汇报是怎样找到位置的,最后达成了教学目标。从这节课的目标确定与教学过程设计来看,认知性教学目标是主体,尽管教学设计质朴,也考虑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但却造成了学生的单一认知发展,而缺少良好的情感体验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另一位教师对“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确定的:“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自主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在该目标的指导下,教师首先让学生尝试用最简捷的数学方法描述班级中一名同学的位置,然后把同学们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加以分类比较,在此基础上得出不同的表示方法的共同特点──都是用“第3组、第2个”描述这位同学在班级中的位置的。此时教师指出,其实这名同学的位置还可以用(3,2)来表示,这种方法在数学中就叫“数对”。在师生共同研究了“数对”的读写方法之后,教师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教师用手指一个学生,请这个学生用“数对”说出自己的位置,其他学生判断正误;教师说“数对”,请坐在相应位置的学生起立,其他学生用手势判断对错。最后教师还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砸蛋游戏,把代表每个学生位置的“数对”输入电脑,同学们随机叫停,这位幸运的同学就到前边,在正确用“数对”说出想砸的金蛋或银蛋在方格纸上的位置后就可以砸蛋了,砸中后,电脑上会出现一句祝福的话。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但使学生感受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简捷性、唯一性,同时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享受了成功,体验了快乐。
通过对以上两个教学设计的对比,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要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正确地处理好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等目标的不同层次。布卢姆以学习者的外显行为作为目标分类的基点,以行为的复杂程度作为划分目标的依据,提出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六级分类──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克拉斯沃尔等人于1964年提出了情感教学目标分类,并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将其分为五级:接受、注意,反应,价值化,价值观的组织,价值或价值系统的性格化。辛普森将动作技能依次分为知觉、定向、在指导下做出反应、机械化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三位教育家的目标分类为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提供了基本依据,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要对这三个目标领域统筹加以考虑,并把较高水平的目标当做影响内容的主题和根本目的来看待,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出恰当的教学目标。
二、合理分析与组织教学要素
(一) 分析学生情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必须进行学情分析,应着重分析学习者的起始能力、已经形成的背景知识和技能及学习者是怎样进行思维的。
1.学习者起始能力的诊断
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及其关于学习条件的思想,为学习者起始能力的诊断提供了理论基础及诊断的基本思路。加涅将学习的结果分成了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及态度五类。根据智慧技能学习的不同复杂程度,他又在该范畴中分出若干个亚类,即辨别、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解决问题)。辨别是概念学习的基础,概念是规则学习的基础,运用若干个简单的规则是解决问题获得高级规则的基础。如“三角形的面积”一课,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自己总结与概括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内容属于规则学习的范畴,而规则学习的前提条件是获得运用有关概念的能力。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这个公式中包括了“三角形”“面积”“等于”“底”“高”“乘”“除”七个概念,如果这七个概念中的任何一个概念没有掌握,规则学习都将无法进行。同时,学生必须掌握“剪”“拼”“转化”等策略,否则将不能自主地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因此,准确地诊断学习者的起始能力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
2.学习者背景知识的分析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总要与背景知识发生联系,以有关知识──包括正规和非正规学习获得的知识来理解知识,重构新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背景知识的分析,不仅包括对学生已具备的有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的分析,还包括对不利于新知识获得的背景知识的分析。
一位教师根据学生背景知识的不同,对“质数与合数”一课做了三种不同的教学设计。
设计一:在“送教下乡”活动中,根据农村中心校学生已经掌握了自然数、分类、奇数、偶数、约数等背景知识,首先让学生把班级同学的学号数──1~16根据奇数与偶数进行分类。接着让学生找出2~16各数的所有约数,并根据约数个数的特征把这些数分成两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概括这两类数的特征,进而在教师的不断追问下,师生共同概括出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
设计二:在校际交流活动中,根据县实验小学学生已经掌握的背景知识,首先让学生把班级同学的学号数──1~59根据奇数与偶数进行分类。接着让学生找出1~59各数的所有约数,并根据约数个数的特征把这些数进行分类(应该分成三类)。在分类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独立尝试概括、讨论交流、汇报辩论,揭示出质数、合数的概念,明确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设计三:在“省优秀教师教学成果汇报会”上,根据班级学生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已经知道了质数、合数的概念(尽管学生知道概念,但并没有真正理解概念),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在师生的共同辨析争论下,使全体学生真正理解质数、合数的内涵与外延。
通过对“质数与合数”一课三种不同教学设计的分析,我们认识到,正确地分析学习者的背景知识,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
3.学习者是怎样进行思维的
埃德·拉宾诺威克兹在《思维·学习·教学》一书中说:“作为教师,我们教儿童。既然我们教儿童,那我们就要了解儿童怎样思维,儿童怎样学习……也许,我们只是自以为了解了他们。”的确如此,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了解学生,其实不然。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更多关注的是怎样进行教学,而很少考虑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学生是如何思维的。一位教师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课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复习体积单位并出示相应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正方体木块,然后让学生估计一个比较大的长方体的体积大约是多少。接下来让学生用正方体的小木块摆大小不同的各种长方体,并记录得到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概括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在实际进行教学时,学生并没有按照设计者的思路估计这个较大的长方体的体积大约是多少,而是说这个长方体的长大约是30厘米、25厘米、50厘米,宽大约是20厘米、30厘米、40厘米,高大约是40厘米、50厘米、55厘米等。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同样没有按照设计者的思路记录长方体的长、宽、高及体积各是多少,而是直接记录了小木块的个数。造成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设计者缺乏对学生是如何进行思维的基本判断。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但要对学习者起始能力进行诊断,对学习者背景知识进行分析,还应关注学生是如何思维的。另外,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分析对达成教学目标也十分重要,也是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忽视的内容。
(二)组织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学内容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所以,首先要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领会编者的意图;其次要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应分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并通过合适的内容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一位教师是这样组织“比一比──求平均数”一课的教学内容的:
上课伊始,把男女生各分成3组(男生每组5人,女生每组4人)进行夹玻璃球比赛,由每组的记录员记录比赛的成绩。根据每组夹球的总个数评出男女生的冠军组。再从男女生的冠军组中选出最后的赢家。由于男女生冠军组的人数不等,根据夹球的总个数确定最后的赢家是不公平的,由此引出问题──求平均数。教师出示两组夹球情况统计图,在师生共同根据统计图合作探究出求平均数的方法并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之后,让学生解决三个实际问题──求平均气温,求五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求同学们平均每周的饮水量。
之所以如此组织教学内容,是因为教师首先认真地分析了教材。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图和统计表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利用统计图中的信息,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为了让学生认识平均数的特征,教材结合“比一比”两个组投篮球的情况,根据统计图讨论哪个组学生的整体实力强,引出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并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为了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教师没有让学生比较两个组投篮球的情况,而是现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夹玻璃球比赛,以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根据夹球的总个数确定男女生组各自的冠军时,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但在是否可以根据夹球的总个数确定最后的赢家时,则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从而引出问题──求平均数。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师为学生准备了男女生冠军组夹球个数的统计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为了更好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师最后又安排了三个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三)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但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个人特点、学生年龄特征选择教学方法,还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仍以“比一比──求平均数”一课为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确定的:1.通过丰富的实例,以统计为背景,使学生初步了解求平均数的必要性,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了解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渗透对应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夹玻璃球比赛,由于是学生自己亲自参加比赛,他们非常积极主动,通过实际操作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让学生决定男女生最后的冠军组激起学生的思维矛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进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在每组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男女生组夹球的平均数决定最后的冠军是公平的,从而了解求平均数的必要性。接下来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根据现场比赛结果制作的统计图,思考当参赛人数不同时,怎样确定冠军组才是公平的。教师选择了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平均数” 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为了了解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设计了三个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会了运用知识,还体会到了数学的实际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展开学生的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尽情的发挥。
三、教学效果的正确评价
教学设计中所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一位教师在“统计”一课的设计中,做了如下的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问题一:你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感觉怎么样?
请全体同学合作进行现场调查,看一看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有多少名同学很快乐、比较快乐,又有多少名同学不开心,把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回答问题。另外,请采访不开心的同学,了解他们为什么不开心,并帮助不开心的同学,争取让他们也能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但能让全体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的全过程,尝试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制作统计图表,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并回答数学问题,学会看统计图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可以为改进教学提供基本的依据。
问题二:给统计图命名。
下面是一个画好的统计图,请观察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你认为这幅统计图可能用来表示什么?
(2)请按照自己的想法给这幅统计图起名。
(3)请写出根据这幅统计图你所能想到的事情。
这样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解答时需要一定的创造性。评价教学效果时设计这样的问题,不仅能考查学生对统计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考查学生是否具有统计的意识,是否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对现实问题的了解情况。
教学效果评价的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课堂上的应用练习,也应结合课堂观察、对学生的访谈、作业分析等综合加以设计。通过比较全面的教学效果评价,了解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提供比较科学的依据。
教学设计是由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诸要素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效果的评价等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系统的整体观认为,只有各组成部分和谐地统一、协调于系统的整体之中,才能达到整体的优化。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不仅要掌握每个子系统的特点、功能以及各子系统设计的方法与策略,还要对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有深刻的认识,洞察每一子系统与整体教学目标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综观全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进行整体优化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李晓梅(1966— ),女,辽宁沈阳人,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小学教育研训部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马云鹏,张春莉.数学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埃德·拉宾诺威克兹.皮亚杰学说入门──思维·学习·教学[M].杭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5]现代教学设计应用模式[M].盛群力,献华,编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小学数学教案后面的板书设计怎么写,好像只要简单的说明下就好,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去写,懂的帮帮我,谢谢
数学教案后面的教学设计写法是:
上面居中位置写课题;课题下面中间位置书写本节课重点内容或难点内容:可以是题或是公式、定义、概念或是公式、定义、概念推导的过程等;左边是例题;右边小块地方是你的演算区域;最下边一般情况是给学生板演用的。一般情况下是这样设计的。
需要一份小学数学,6年级的人教版的《教学设计》及对应的《教学案例》,急用,谢谢!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十一册)全套教案,共69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请到“飞翔教学资源网”下 载
第一单元 位置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一、 导入
1、 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2、 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 新授
1、 教学例1
(1) 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2) 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 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 小结例1:
(1) 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 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 练习:
(1) 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 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 教学例2
(1) 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 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 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 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投影讲评)
三、 练习
1、 练习一第4题
(1) 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 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 练习一第3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
3、 练习一第6题
(1) 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 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
(3) 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 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四、 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五、 作业
练习一第1、2、5、7、8题。
教学追记:
本堂课,我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从学生熟悉的座位顺序出发,让学生在口述“第几组几个”的练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几列第几行”的概念,让学生从习惯上培养起先说“列”后说“行”的习惯。然后再过度到用网格图来表示位置,让学生懂得从网格坐标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这样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单元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4、 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单元重点: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单元难点:
1、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
2、 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
1、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 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出示复习题。
(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2)计算:
++= ++=
2.引出课题。
++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二、 新授
1、 利用++教学分数乘法。
(1) 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都是)
(2) 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乘法,×3)
++=9,那么++=×3,所以×3=____________=